欧洲心脏疾病研究大会展览会在发现和传播心血管医学最佳实践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汇集了从事心脏病学各个领域的科学家、临床医生、护士和相关专业人员,其团结了世界各地的国家心脏病协会。这个独特的网络让更多人了解心血管疾病的影响以及如何更好地减轻其负担。
在《欧洲心脏杂志》(欧洲心脏病学会[ESC]的期刊)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在那些曾经心脏病发作的患者中,即使在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为35%或更低的患者中,预测谁将发生突然心脏死亡也极其困难。
该研究的作者是一个国际联盟(欧盟资助的PROFID项目合作伙伴和其他数据提供者),包括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Niels Peek教授和剑桥大学的Healthcare Improvement Studies Institute (THIS Institute);德国柏林Charité心脏中心的Gerhard Hindricks教授和Nikolaos Dagres博士及其同事。PROFID项目还包括大型PROFID EHRA临床试验,该项目由欧盟的Horizon 2020研究和创新计划资助。该研究的发现为PROFID EHRA临床试验提供了科学基础,预计这将改变临床实践中的心脏性猝死(SCD)预防。
心脏性猝死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占欧洲死亡人数的约20%。之前发生过心肌梗死(心脏病发作)的患者由于可能致命的室性心律失常(心跳不规则)而特别容易受到影响。可植入心脏复律除颤器(ICD)能够检测并终止这些心律失常。然而,由于很难识别出具有升高的心脏性猝死风险的患者作为植入治疗的候选人,除颤器疗法受到了限制。
目前,心肌梗死后心脏骤停的危险分层和除颤器的预防依赖于LVEF。然而,需要对整个LVEF范围内的患者(LVEF ≤ 35%的患者和LVEF > 35%的患者)进行更好的危险分层,以进行除颤器植入的决策。
在此背景下,作者在本研究中汇集了来自欧洲、美国和以色列的20个数据集,包括140名204名心肌梗死后患者的信息,涉及人口统计学、病史、临床特征、生物标志物、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心脏磁共振成像。对患者进行了单独分析:(i) 携带 primary prevention 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 且 LVEF ≤ 35% 的患者 [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 (ICD) 患者],(ii) 没有 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 且 LVEF ≤ 35% 的患者 (非 ICD 患者 ≤ 35%),和 (iii) 没有 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 且 LVEF > 35% 的患者 (非 ICD 患者 >35%)。主要结果是心脏性猝死,或在除颤器携带者中,适当的心脏除颤器治疗。
在7543名ICD患者中,有1326个主要结局,在25名非ICD患者(≤35%)中,有1193个主要结局,在107名非ICD患者(>35%)中,有1567个主要结局,平均随访时间为30.0、46.5和57.6个月。在这些三个子组中,LVEF都未能很好地预测猝死。考虑包括人口统计学、病史、临床参数、生物标志物、药物、心电图、超声心动图(以及在一些数据集和患者中,心脏磁共振成像)在内的附加参数,未能提高三个子组中猝死风险的预测性能。
教授Peek说:“当前的分析没有得出一个能够在广泛地理分散的数据集中,以令人满意的准确度预测个体突然心脏骤停风险的工具。这个结果是与突然心脏骤停的性质有关,还是与各自数据集的固有限制有关,这个问题无法回答。但是,这一发现与越来越多的证据一致,即无法开发出普遍有效的预测模型。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主要的固有限制是正确判定死因。确实,死因的错误分类很频繁,降低了突然心脏骤停预测模型的性能。此外,突然心脏骤停是多种因素复杂、高度动态的相互作用的结果,这很难捕捉到。”尤其是单次评估。”
他补充道:“我们不能排除未来研究可能会发现新的生物标志物(例如,遗传或影像生物标志物,特别是使用先进的AI技术)的可能性,这些生物标志物可以更好地预测猝死的风险,尽管较低的发病率和死亡原因的确定始终是主要挑战。”
在植入ICD且LVEF ≤35%的患者中,ICD治疗率显著高于LVEF ≤35%但未植入ICD的患者中的室颤死亡率。尽管这一发现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与这两组之间的差异有关,但它也表明只有部分ICD治疗是救命的。
他们得出结论:“在有既往心肌梗死病史的患者中,对LVEF严重受损患者和LVEF中度降低或保留患者的猝死风险预测性能较差。对多种LVEF进一步候选预测因子的广泛考虑并未改善预测性能。因此,使用LVEF或使用多种其他候选预测因子,均无法实现更准确的风险分层,特别是无法识别LVEF严重降低的低风险个体作为去颤保护的候选者,也无法识别LVEF保留的高风险个体作为靶向除颤保护的候选者。”
作者指出,这些发现表明LVEF和一系列其他常见变量无法预测猝死,“质疑了对每个患者进行个性化除颤器植入决策的可行性。考虑到猝死风险的下降、新引入的心力衰竭药物的效果、非猝死在该群体中占大多数的事实,以及设备仍然相当高的并发症率,重新评估LVEF ≤ 35%的患者常规预防性除颤器植入的益处似乎是必要的。”因此,作为PROFID项目的一部分,目前正在进行大规模的PROFID EHRA临床试验,该试验在当代医疗背景下重新评估ICD植入在心肌梗死后患者中的作用。预计会获得优化治疗的重要新信息,以解决这一严重的健康问题。
在相关评论中,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哈佛医学院布里格姆和妇女医院的Ezimamaka C Ajufo博士和Usha B Tedrow博士指出:“我们应该如何识别最有可能从MI后 primary prevention ICD中受益的个体,即所有MI后个体都应根据LVEF情况进行SCD风险分层。理想的方法应该是易于应用、多组分且迭代的。有可能利用机器学习(AI)整合病历中的信息,对所有MI后个体进行SCD高风险筛查。对于在MI早期之后仍发现持续高风险的个体,可以进行靶向风险分层,无论是有创还是无创的。”开发这样的范式需要利用在详细现代数据集上训练的算法。此外,任何对当前范式进行的旨在预防ICD的修改,在被考虑实施之前,都应清楚地在临床试验中进行测试。
中国组展机构:盈拓展览,作为福建省外贸优质服务商,助力福建企业走向世界。专业展览服务,赢得客户广泛赞誉。
下届展会时间:2025年08月29号~09月01号
展会行业:医疗